液體石蠟不同分類的作用有何不同
發表時間:2020-12-07
液體石蠟(簡稱液蠟)是指以煤油或柴油餾分為原料,經分子篩吸附分離或異丙醇-尿素脫蠟,得到的含正構烷烴(沒有碳支鏈的飽和烴)的石蠟,因常溫下呈透明無色或淺黃色液體,故稱液體石蠟。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,可以制得一系列化工產品,如氯化石蠟、農藥乳化劑、脂肪醇、可被降解的合成洗滌劑、塑料增塑劑、化肥添加劑及化妝品、蛋白濃縮物等。目前還有許多新用途正在開發或即將開發之中。由于新用途的不斷出現,加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,其市場潛力巨大。
液體石蠟的分類和作用
液體石蠟根據餾分,可以分為輕質液體石蠟(簡稱輕蠟)和重質液體石蠟(簡稱重蠟),烷烴中碳原子數C9~C13者為輕質液體石蠟(輕蠟)C14~C16者為重質液體石蠟(重蠟)。
輕液體石蠟:是指通過分子篩吸附的方法從煤油組分中分離出的C9--C13范圍的直鏈烴,主要作為制造直鏈烷基苯(LAB)的中間體單烯烴。分子篩吸附分離脫蠟的輕蠟產品,正構烷烴含量96%以上。異丙醇-尿素脫蠟的輕蠟產品,正構烷烴含量90%以上。兩者的芳烴含量均在1%以下。輕蠟主要作為制造直鏈烷基苯(LAB)的中間體單烯烴,也可用于增塑劑、氯化石蠟、石油蛋白的生產原料。
重液體石蠟:主要用于生產氯化石蠟、T50增塑劑、高級洗滌劑、化肥添加劑、皮革加酯劑、阻燃劑及潤滑油添加劑等。目前國內重蠟26%用于生產氯化石蠟、22%用于T50增塑劑和PVC潤滑劑、4%用于高級洗滌劑、13%用于化肥添加劑、17%用于皮革加酯劑、18%用于妨緞油墨、化妝品、阻燃劑及潤滑油添加劑等,其中用于氯化石蠟、T50增塑劑的重液蠟消耗占48%。

蠟與石蠟有什么區別?
蠟是動物、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,常溫下為固態,具有可塑性,易熔化,不溶于水,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。石蠟是一種混合物,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,主要是正二十二烷(C22H46)和正二十八烷(C28H58),含碳元素約85%,含氫元素約14%
蠟的凝固點都比較高,約在38~90℃之間。碘值較低(1~15)說明不飽和度低于中性脂肪。
蠟通常在狹義上是指脂肪酸、一價或二價的脂醇和熔點較高的油狀物質;廣義上通常是指具有某些類似性狀的油脂等物質。在不同的場合下對于“蠟”的定義也有所區別。但在廣義上,蠟通常是在指植物、動物或者礦物等所產生的某種常溫下為固體、加熱后容易液化或者氣化、容易燃燒、不溶于水、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的物質。
石蠟又稱晶形蠟,碳原子數約為18~30的烴類混合物,主要組分為直鏈烷烴(約為80%~95%),還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單環環烷烴(兩者合計含量20%以下)。石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制、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、壓榨脫蠟制得蠟膏,再經脫油,并補充精制制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。根據加工精制程度不同,可分為全精煉石蠟、半精煉石蠟和粗石蠟3種。